西方逻辑学传播和从日本输入因明后的直接影响是在民国时期出现佛教逻辑研究,最明显的表现是大多研究者形成因明的三支论式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一致性的观念,即新因明结构宗、因、喻分别对应三段论结论、小前提、大前提。吕澂则从历时性角度,站在法称量论理论框架下,研究因明的内容,认为因明等同于量论,包含论证结构及其规则、论证的认识论基础和论证在佛学中运用三部分内容,这就是佛家逻辑。吕澂的研究是因明创新研究的一个范例,是对窥基因明研究的一种逻辑转向,助益于当今佛教逻辑学科建设,但是,基于包含佛教逻辑在内的逻辑边界,吕澂并没有清晰的回答,使得在佛学论证中各持己说,这是吕澂给我们留下来研究的课题。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曾宪坤在张连顺教授指导下,选择以近代著名佛学家吕澂先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知名逻辑学者鞠实儿老师的广义文化论证理论得到启发,尝试以一种文化语境角度解读吕澂先生研究意义所在,为文化自觉重拾一片薪火。该研究从跨文化视野对吕澂因明研究路径进行追溯,助力于当今佛教逻辑学科的建设。